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读书无用。我是很严肃的说这句话没有骗你。好吧也许我没有说清楚。换一种说法,读有些书是有用的,比如读一本怎么烤面包的书就是有用的,它能教会你怎么烤出又香又好吃的面包,读《不要一个人吃饭》是有用的,它能教会你如何构建自己的社交网络。但是有些人不认为读一本《面包教程》是读书。在他们看来只有读那些没有用的书才是真正的读书。

 

我小时候喜欢读书,就是看连环画,底下配有一两句文字。我经常会把自己攒下来的钱去买连环画,每次都遭到父母的反对,最厉害的一次他们把我的图画书都给撕了。理由是读书要读有用的书。什么是有用的书?与课本配套的课外辅导书才是有用的书,因为它能帮助你提高考试成绩,成绩高了,就能上重点中学,上了重点中学就能考上大学。我们那个时候,只要你能考上大学,国家就会给你安排工作。人们说知识改变命运,就是这个意思。农民们把这句话翻译为,上大学读书是穿皮鞋和穿草鞋的分水岭。

 

其实我读的一些没用的书还是意外的对我学习成绩有用了。初二那年,我读过一篇王尔德的散文,里面大概讲的是人的一生应当做一些不同寻常的事,比如你今天下班回家试着走另一条路,今晚你试着和你的爱人凌晨3点去湖心泛舟。这让我第一次开始对自己的行为和活着的状态反思。我当即决定加入我们班三个同学组成的凌晨3点钟起床小组,我和他们一起凌晨3点起床读英语。我的英语最后能以92分通过中考归功于王尔德。

 

后来大学毕业国家再也不给你包工作了,即便是自己找到工作,也是帮一些南方小学毕业的老板们打工。知识改变命运的时代一去不复返。那时候流行的说法叫“读书无用论”。比尔盖茨大学没毕业,但是给他打工的都是博士硕士,乔布斯只上了六个月的大学就明白了读书无用,出来创业。马云,1982年高考没考上,复读一年,83年还是没考上,再复读一年,84年算是考上了还是个专科勉强被杭州师范学院外语专业录取。当然,如果马云当年没有上杭州师范学院,也许就没有今天的马云,从这个意义上说,还是知识改变命运。但显然马云不是个读书人,要不能复读两年?82年那些考上清华北大的读书人现在谁敢和人家马云比钱多。

 

2009年浙江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贾少华彻底的颠覆了人们对读书的理解。上大学不需要读书了,一个淘宝店的钻石级别顶两个学分。随后,郑州商贸管理学校开创“淘宝班”,班里不设班长学习委员,设董事长、总经理。前段时间我的几个学生拿着一本创业计划书让我做他们的指导老师,说是去申请学校的创业基金还能挣学分。开什么玩笑,一个法学院的学生创什么业?学生答说,所谓创业就是写一篇论文,学校把以前的科研基金改成创业基金了,现在流行这个。

 

归根到底还是读书无用。人家马云不是读书读出来的,是在市场中摸爬滚打拼出来的。再说乔布斯,如果你认为苹果的那些产品真的是乔布斯设计出来的,那就大错特错,准确的说是乔布斯骂出来的。乔布斯的绝招就是走进会场第一句话“算了吧,那都是一堆垃圾。你们没有做好。”然后离开会场扔下一句“你们都是白痴”。第二天员工们就拿出了iPhone的设计方案。我以前也认识一位乔布斯风格的老板,高中毕业,经常当着我的面骂他的员工,人家10年前就是身价过亿的富翁了。你要是敢和他聊读书人的那点事儿,他最多礼节性的忍你两分钟,两分钟后你还谈那些云里雾里的东西,他会毫不客气的打断你,“教授,可以了,聊点有用的吧。”

 

我喜欢读那些没有用的书,可能与小时候被父母压制不准读没有用的书有关,甚至有些矫枉过正。比如我本来喜欢读一些法学类的书,但只要有人把它和写论文评职称等“有用性”联系起来,我就反感。转而去读一些于我的专业不太有用的东西。

 

据说,以前读书人读的书都是没有用的,做的事也是没有用的。那些“有用的”事情,比如与衣食住行有关的事情,都是由仆人们或者工匠们去做的。最初工匠不需要认识字,他们的技艺都由师傅言传身教。后来,有识字的人将这些技艺用文字记录下来,这些东西是文字记录的“技艺或工作流程”,而不是“书”。即便是现在,你也不会把买家具赠送的《安装说明书》叫做“书”。你更不会把你去超市之前,记在纸上的购物清单叫做“书”。但是奇怪的是,我们会把《面包教程》或者《汽车制造教程》叫做

 

自古以来匠人都是被鄙视的,所以教书先生们自谦的时候会说,我只是一个教书匠。匠是一种自谦,等于说,小生不才,我没文化。如今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我们唯一的宗教,匠人们成功逆袭,地位高到可以鄙视哲学家。有些人还是不认为教会你技术的文字是“书”。我们会把科普文字叫做书,比如《十万个为什么》,因为科普离“有用性”比技术教程远。但是我们会把《不要一个人吃饭》、《马云给年轻人的14堂创业智慧课》叫做书,会把与当今挣钱最快的一些技艺,如互联网、金融等领域里的一些“有用的”文字叫做书。而且这些都是你在地摊上、书店的货堆上一眼就能找到的畅销书。

 

如果你被问及最近忙什么,你告诉朋友说最近在家里读书,会被认为是一种奢侈的生活方式。这种恭维非常微妙。同事聚会,你在等人时拿出赫拉巴尔《时光静止的小城》,即便你的同事是大学教授也会对你的阅读行为作出那种微妙的反应。显然你不仅仅是在读一本没有用的书,你还是一个不务正业的人。 

 

 但是亚里士多德说,一切与“有用”相关的人的属性都是动物属性,因为我们和动物一样有身体,才需要衣食住行这些“有用”的东西。如果人性是指剔除动物属性后剩余的部分,那么人的活动应该与“有用”无关。这么说读书本该就是“无用”的。不过亚里士多德已经过时了,这是一个商人、科学家和技术人才称雄的时代。

 

  ——本文是阅读汉娜.阿伦特《人的境况》的读书笔记

 

敬请长按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话题:



0

推荐

朱时敏

朱时敏

73篇文章 244天前更新

法学博士,教师。

文章